靠“賣慘”帶貨 消費善意賣相可憎
□濰坊融媒評論員 于哲
據(jù)新華社報道:“身世悲慘”的女孩堅強生活,“動人故事”的背后是早已設定好的劇本;打著“助農”旗號售賣的“大涼山原生態(tài)農產品”,實際是從批發(fā)市場低價采購來的……近日,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人民法院對“涼山孟陽”“涼山阿澤”案一審宣判,8人因虛假廣告罪被判處9個月至1年2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,并處2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金。
直播時代,“賣慘營銷”是其中的一個毒瘤,屢屢刺痛公眾眼球。
據(jù)悉,“涼山孟陽”是四川大涼山最早走紅的網紅之一,此前因拍攝“賣慘視頻”收獲不少人的關注,在某短視頻平臺曾擁有300多萬粉絲。在其發(fā)布的視頻中,自稱父母雙亡,家中還有幾個弟妹需要自己拉扯;她穿著破舊的衣衫,身后的房屋殘破不堪......此后,網友實地探訪發(fā)現(xiàn),其“父母雙亡”系編造,家中殘破不堪的房屋也是擺拍。
“相同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”——“父母雙亡”的農村女孩、為“病重”爺爺打工賺醫(yī)藥費的少年、被繼母限制自由的“苦情女”……賣貨主播以包裝的人設,搭配著精心設計的文案,利用粉絲的善良和同情心帶貨,不少博主靠“演技”賺得盆滿缽滿。
然而,這類吸睛又吸金的“賣慘營銷”,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,破壞了網絡空間的清朗,更損害了社會的信任基礎。許多消費者表示,現(xiàn)在只要看到部分地區(qū)的帶貨主播,都會心存疑慮。
網絡不是法外之地。近年來,助農直播在鄉(xiāng)村振興中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,有關部門在出臺支持措施讓助農直播發(fā)展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的同時,也要依法加大對虛假助農、“賣慘營銷”等行為的打擊力度,只有通過嚴厲、徹底的法律懲處,才能讓這些肆無忌憚的行騙者明白,妄圖通過投機取巧、虛假宣傳走“致富捷徑”,只會是歧途和深淵。同時,各直播平臺作為第一關口,要加強事前資質審核與持續(xù)監(jiān)督,一經發(fā)現(xiàn)此類行為,應立即關閉其賬號。普通消費者也要擦亮雙眼,對互聯(lián)網上的“賣慘營銷”提高警惕,切勿同情心泛濫“沖動消費”“同情打賞”,導致自身權益受損。
營銷不是浮夸的表演,商業(yè)活動應有底線思維,堅守法律法規(guī),遵循公序良俗,用健康手段創(chuàng)新營銷,不要讓消費者的“真情”為“賣慘”買單。
責任編輯:平小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