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傳根(右)正在排練。
馬傳根是青州京劇票友界的“少壯派”。五年省呂生涯結束后,他回到青州發(fā)展京劇事業(yè),組織“齒輪廠京劇團”,名聲大噪;組建青州民族京劇社,帶領京劇社赴京登上北京長安大戲院京劇演唱會舞臺。青州民族京劇社是目前青州市各票友活動團體中,規(guī)模最大、條件最好、活動開展最好的團體之一。
從小隨名師學唱
參加文化館排練
馬傳根是青州京劇票友界的“少壯派”,領軍人物之一。
馬傳根,回族人,1954年生于青州東門衛(wèi)里巷,這一帶是回族聚居區(qū)。青州回族普遍愛好京劇,馬仲三、丁連生、馬傳祿、劉志堂、趙忠亭等,都是名票。馬傳根的父輩喜好京劇,左鄰右舍也都愛好京劇。小時候,馬傳根常到有錢人家去蹭聽,那家有一臺老式的電唱機,唱的《沙家浜》《紅燈記》,他一邊聽一邊跟著唱。街坊張清林說:“你這嗓子,在青州不好找,我給你找個拉胡琴的,你跟著唱吧。”
張清林帶他去找青州知名琴票陳學漢。陳學漢聽馬傳根一唱,立刻認定是塊料,從此,馬傳根經(jīng)常到陳學漢家中唱京劇。陳學漢京胡拉得好,精通樂理,他細致教導馬傳根,每一句的唱法、吐音、氣口、咬字等。陳學漢還領著馬傳根到各個活動點演唱。陳學漢與北門里的楊會亭(操京二胡)、錢局巷的察希彥(操月琴)以及王府村的房崇新、房崇建兄弟等票友經(jīng)常一起唱戲,可謂名票會聚。
衛(wèi)街馮宅對門脫大娘家,一度成為京劇票友們固定的演唱地點。拉的、唱的,濟濟一堂。給馬傳根拉琴的是青州名票溫聯(lián)源。和馬傳根一起唱戲的還有沙作軍、張德忠、馬厚新、楊志忠等。文化館的周國慶、徐慧青發(fā)現(xiàn)馬傳根是個好苗子,讓他參加文化館排練,在人民影院演出了《龍江頌》《平原作戰(zhàn)》,馬傳根飾演的阿堅伯和趙勇剛頗得好評。徐慧青原是京劇團的,唱程派青衣,會唱,會拉,會導戲,是公認的京劇高手,因技藝全面,被調到文化館工作。馬傳根受老師徐慧青的影響很大。
省呂面試一試即中
省領導出面挖人才
1974年,馬傳根到東壩公社插隊,一直在公社文藝宣傳隊擔綱主演,到各村巡回演出《沙家浜》《杜鵑山》等現(xiàn)代京劇。一天,哥哥馬傳深騎著自行車來找他,說文化館的周國慶點名叫他到文化館參加面試。原來,省呂劇團來青州挑學員,報了400多人,卻挑不出中意的。來人說:“你們縣文化歷史這么悠久,怎么沒一個條件好點兒的呀?”周國慶說:“條件好的,倒是有一個,小馬,但下鄉(xiāng)了。要不,我想辦法把小馬找來,你們看看?”省呂來的皇甫大華和趙晴秋說:“那就叫他來看看吧。”
于是,哥哥用自行車馱著弟弟往城里趕。
皇甫大華踏著一架英國的腳踏風琴,讓馬傳根唱。馬傳根唱的是《沙家浜》選段《朝霞映在陽澄湖上》。只唱了兩三句,皇甫大華就說:“好了好了,停了吧。你喜歡的是京劇,若是學呂劇,你愿意嗎?”馬傳根不假思索地說:“愿意。”“那行,你等著復試吧。”
這一等可太熬人了。煙廠招工,機不可失,馬傳根覺得,先從鄉(xiāng)下上來再說,于是戶口落到了卷煙廠,干電工,也挺不錯。事后才知道,當時省呂招學員有一條杠杠:下鄉(xiāng)或就業(yè)要滿兩年。而馬傳根下鄉(xiāng)才一年半。縣里嚴格執(zhí)行規(guī)定,不放人。為挖人才,省文化廳領導專門向濰坊市的有關領導過問此事,于是層層轉達,馬傳根的戶口才從卷煙廠轉到濟南。
在省呂充分展示才華
回青州發(fā)展京劇事業(yè)
三年戲校,五年省呂,馬傳根成為省呂劇團重點培養(yǎng)的年輕演員,曾獲山東省青年戲曲表演一等獎,經(jīng)常在濟南南郊賓館為中央首長演出。著名演員、省呂劇團團長郎咸芬與他住樓上樓下,對他照顧有加,藝術前景一片光明。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,隨著兒子帥帥的出生,他長期與妻子兩地分居,給他們的小家庭造成很大困難。省呂曾想把他妻子調去干行政,但限于編制久拖未成,無奈,1984年,馬傳根告別省呂,回到青州。
未曾想,這卻成為他回歸京劇、在京劇領域大展宏圖的契機。
當時齒輪廠紅火得很,把馬傳根搶去,給他財權、人權,讓他組織“齒輪廠京劇團”,要求是專業(yè)水平。馬傳根走馬上任,到濟南買服裝道具、樂器;把溫聯(lián)源從服裝廠調到齒輪廠當琴師,把劉興文的兒子劉廣生從酒廠調來,當鼓佬;從各廠調有基礎的人做演員,還招聘人才。1985年,齒輪廠30余人的京劇團宣告成立。馬傳根把青州市京劇團退休的劉興文、劉興武、朱德華、韓桂芳等專業(yè)演職人員一股腦聘為顧問,請他們指導排戲。領導支持,組織得力,行當全,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方榮翔、馬長禮都曾蒞臨指導。齒輪廠京劇團頓時名聲大噪,先后排出了《群英會》《空城計》《鍘美案》《玉堂春》《鐵弓緣》等全本戲,青州演出數(shù)十場,還應邀到濰坊等地演出,反響熱烈。
組建民族京劇社
赴京演出“過把癮”
2015年從民委退休后,馬傳根組建青州民族京劇社,任社長、琴師。先后組織參加了北京長安大戲院京劇演唱會和中央電視臺《過把癮》欄目。其中,《過把癮》是欄目組看了長安大劇院的演出錄像,請馬傳根參加的。馬傳根演唱了馬派名劇《淮河營》,演出非常成功。北京市原副市長張百發(fā)和馬連良的侄子專程到后臺看望馬傳根,握著他的手說:“你唱的馬派老生夠味!”
民族京劇社是目前青州市各票友活動團體中,規(guī)模最大、條件最好、活動開展最好的團體之一。成立以來,先后與北京、天津、濟南、唐山、常州等地的票友進行藝術交流。每周一、三、五下午開展活動,參與者動輒數(shù)十人。
特別令馬傳根欣慰的是,兒子馬帥成長為北京京劇院一名優(yōu)秀的青年鼓師。馬帥隨團出訪過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;曾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(jié)戲曲晚會、京劇名家演唱會;多次與京胡名家合作,在中央電視臺空中劇院為諸多京劇名家司鼓伴奏。馬帥伴奏的劇目有很多獲得梅花獎和全國大獎,他成為青州市京劇界走出青州、走向全國的又一優(yōu)秀代表。
責任編輯:邢敏